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原文作者:Kairos Research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摘要

本报告旨在从财务角度探索一些最具影响力的 DeFi 协议,包括每个协议的简要技术概述以及对其收入、支出和代币经济学的深入研究。鉴于无法获得定期审计的财务报表,我们使用链上数据、开源报告、治理论坛和与项目团队的对话来估算 Aave、Maker (Sky)、Lido 和 ether.fi。下表展示了我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让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每个协议的当前状况。虽然市盈率是判断项目高估和低估的常用方法,但稀释、新产品线和未来盈利潜力等关键因素可以更全面地说明问题。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注释: 1、DAI 储蓄利率包含在收入成本中,但 Aave 的安全模块中不包含在内;2、不包括 ether.fi 代币激励,因为它们是空投形式;3、这是一个通过新产品(GHO、Cash 等)的增长率、利率、ETH 价格升值和保证金估算的粗略结果,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4、Aave 目前正在寻求改进代币经济学,包括 AAVE 回购和分配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经过多年的流动性引导和护城河建设后,我们正在见证一些协议转向可持续盈利阶段。例如,Aave 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连续几个月实现了盈利,并正在通过 GHO 迅速发展出一种新的、保证金更高的贷款产品。ether.fi 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积累了超过 60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确保其在规模上跻身前五大 DeFi 协议之列。这家流动性再质押领导者还从 Lido 的一些缺点中吸取了教训,推出了许多其他利率更高的辅助产品,以充分利用其数十亿美元的存款。

问题陈述和定义

自 2020 年 DeFi 兴起以来,链上数据和分析方法工具稳步改善,Dune、Nansen、DefiLlama、TokenTerminal 和 Steakhouse Financial 等公司在创建有关加密协议状态的实时仪表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 Kairos Research,我们认为在行业内培养信誉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推动跨协议和 DAO 的标准化,以展示财务绩效、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在加密货币中,盈利能力经常被忽视,但价值创造是可持续地协调协议内每个参与者(用户、开发人员、治理和社区)的唯一方法。

以下是我们将在整个研究中使用的一些术语,以尝试标准化每个协议的近似成本。

  • 总收入 / 费用:包括协议产生的所有收入,属于协议的用户和协议本身。

  • 抽成比例:协议向用户收取的费用百分比。

  • 净收入:向协议用户支付费用并扣除收入成本后剩下的协议收入。

  • 运营支出:各种协议支出,包括工资、承包商、法律和会计、审计、Gas 成本、补助金和可能的代币激励等。

  • 净营业收入:减去协议和代币持有者产生的所有成本(包括与协议运营相关的代币激励)后的净美元数。

  • 调整后收益:将一次性费用加回到收益中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收益,减去目前未通过收益表达的已知未来成本。

协议概述

我们将对本报告中每个重点协议所提供的核心产品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协议涵盖了一系列加密细分领域内的最成熟的协议。

Aave

Aave 是一种「去中心化、非托管的流动性协议,用户可以作为供应商、借款人或清算人参与其中。」供应商存入加密资产,以赚取贷款收益并自己获得借贷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或对冲其存入的头寸。借款人要么是寻求杠杆和对冲的超额抵押用户,要么是利用原子闪电贷。借款人必须为他们借入的特定资产支付固定或浮动利率。Aave 的协议费用是未平仓(未实现)、已平仓或已清算仓位支付的利息总额,然后在贷方 / 供应商(90% )和 Aave DAO 国库(10% )之间分配。此外,当仓位突破其规定的贷款价值比上限时,Aave 将允许「清算人」进行平仓清算。每项资产都有自己的清算罚款,然后在清算人(90% )和 Aave DAO 财库(10% )之间分配。Aave 提供的新产品 GHO 是一种超额抵押、加密货币支持的稳定币。 GHO 的引入使得 Aave 在提供贷款时无需依赖第三方稳定币供应商,从而使他们在利率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另外,GHO 削减了中间人并使得 Aave 可以从未偿还的 GHO 贷款中获得全部的借款利息。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Aave 通过 Tokenlogic 仪表板透明地展示 DAO 的所有收入、支出等数据。我们提取 8 月 1 日至 9 月 12 日的「财政收入」数据,并将这些数字年化,得出净收入是 8940 万美元。为了得出总收入数字,我们依靠 TokenTerminal 的损益表数据来估计利润率。我们对 2025 年的预测主要基于假设,包括加密资产价格的上升趋势将导致借贷能力的提高。此外,在我们的模型中,Aave 的净利润率有所增加,这是因为 GHO 可能会取代第三方稳定币,以及协议安全模块的改进,这将在后面进一步解释。

加密货币的领先借贷市场有望在 2024 年迎来第一个盈利年。多种迹象都表明了 Aave 的盈利潜力:供应商激励措施已经枯竭,活跃贷款继续呈上升趋势,活跃借款金额超过 60 亿美元。Aave 显然是流动性质押和重新质押市场的巨大受益者,因为用户存入 LST/LRT,借出 ETH,将 ETH 换成流动性质押代币,然后再次重复相同的过程。这个循环允许 Aave 用户获得净息差(与 LST/LRT 存款相关的 APY - Aave 借款利息),而无需承担巨大的价格风险。截至 2024 年 9 月 12 日,ETH 是 Aave 最大的未偿还借出资产,所有链上的活跃贷款超过 27 亿美元。我们相信,这种由权益证明 重新质押概念推动的趋势已经改变了链上借贷市场的格局,以可持续的方式大大提高了 Aave 等协议的利用率。在重新质押推动的循环借贷流行起来之前,这些借贷市场主要由杠杆用户主导,他们往往只会借入稳定币。

GHO 的推出为 Aave 创造了一种新的、保证金更高的借贷产品。它是一种合成稳定币,借贷费用无需支付给供应商。它还允许 DAO 提供略低于市场的利率,从而推动借贷需求。从财务角度来看,GHO 无疑是 Aave 未来需要关注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该产品具有:

  • 前期成本高(技术、风险和流动性)

  • 未来几年,审计、开发工作和流动性激励的成本将慢慢减少

  • 相对上行空间较大

  • 未偿还的 GHO 供应量为 1.41 亿美元,仅占 Aave 总未偿还贷款额的 2.35% 和 DAI 供应量的 2.7% 

  • 目前,Aave 上借出的非 GHO 稳定币(USDC、USDT、DAI)接近 30 亿美元

  • 利润率高于 Aave 的借贷市场

  • 虽然发行稳定币还需要考虑其他成本,但它应该比需要向第三方稳定币供应商付款更便宜

  • MakerDAO 的净收入利润率为 57% ,而 Aave 的利润率为 16.31% 

Aave 协议的原生代币 AAVE 的完全稀释估值 (FDV) 为 27 亿美元,相当于其年收益(预计 2640 万美元)的约 103 倍,但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这一数值会发生变化。如上所述,有利的市场条件会增加借贷能力,刺激对杠杆的新需求,并可能伴随着清算收入。最后,即使 GHO 的市场份额增长只是蚕食 Aave 传统借贷市场的结果,它也应该会对利润率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

MakerDAO

MakerDAO(已更名为 Sky)是一个去中心化组织,它支持抵押各种加密货币和现实世界资产来发行稳定币(DAI),这样用户既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又可以让加密经济获得「去中心化」的稳定价值存储。Maker 的协议费用为「稳定费」,稳定费由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和协议分配给收益资产所产生的收益组成。这些协议费用分配给 MakerDAO 和将 DAI 存入 DAI 储蓄利率 (DSR) 合约的存款人。与 Aave 一样,MakerDAO 也收取清算费。当用户的头寸低于必要的抵押品价值时,资产将通过拍卖流程结清。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MakerDAO 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这得益于 2021 年投机性波动期间的清算。但随着全球利率上升,MakerDAO 也创造了更可持续、风险更低的业务线,引入新的抵押资产,例如美国国债使 Maker 能够提高资产效率,并产生高于标准 DAI 借贷利率的回报。在探索 DAO 的支出时,我们清楚地了解以下几点:

  • DAI 深深扎根于整个加密生态系统(CEX、DeFi),这使得 Maker 避免投入数百万美元的流动性激励。

  • DAO 在优先考虑可持续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在整个 2024 年,Maker 有望产生约 8840 万美元的净协议收入。MKR 的估值为 16 亿美元,仅为净收入的 18 倍。2023 年,DAO 投票决定修改协议的代币经济学,将部分收益返还给 MKR 持有者。随着 DAI 持续将借款利率(稳定费)累积到协议中,Maker 积累了系统盈余,他们的目标是将其保持在 5000 万美元左右。Maker 引入智能销毁引擎,利用盈余资金在市场回购 MKR。 根据 Maker Burn, 11% 的 MKR 供应量已被回购并用于销毁、协议自有流动性或金库建设。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Lido

Lido 是以太坊上最大的流动性质押服务提供商。当用户通过 Lido 质押 ETH 时,他们会收到「流动性质押代币」,这样他们既可以避免取消质押的排队等待期,又可以避免无法在 DeFi 中使用质押 ETH 的机会成本。Lido 的协议费用是验证网络所支付的 ETH 收益,分配给质押者(90% )、节点运营商(5% )和 Lido DAO 资金库(5% )。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Lido 是 DeFi 协议的一个有趣案例研究。截至 2024 年 9 月 10 日,他们通过其协议质押了 967 万 ETH,约占整个 ETH 供应量的 8% ,占质押市场份额的 19% 以上,总锁定价值为 220 亿美元。但是,Lido 仍然缺乏盈利能力。可以进行哪些改变以使得 Lido 能够在短期内获得现金流?

仅在过去两年,Lido 就在削减成本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流动性激励在引导 stETH 方面非常重要,高级用户自然会倾向于 LST,因为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流动性最好的。我们相信,随着 stETH 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护城河,Lido DAO 将能够进一步减少流动性激励。即使削减成本, 700 万美元的盈利可能也不足以证明 LDO 10 亿美元以上的 FDV 是合理的。

在未来几年,Lido 必须寻求扩张收益或削减成本才能达到其估值水平。我们看到了 Lido 的几种潜在增长途径,要么是 ETH 全网质押率从 28.3% 继续上升,要么是 Lido 努力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之外扩张。我们认为,在足够长的时间范围内,前者很有可能实现。相比之下,Solana 的质押率为 65.5% ,Sui 为 79.5% ,Avalanche 为 49.2% ,Cosmos Hub 为 61% 。通过将 ETH 质押量翻倍并保持其市场份额,Lido 将能够再产生 5000 万美元以上的净收入。这种假设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到随着质押率的增加,ETH 发行量奖励会被压缩。虽然 Lido 当前的市场份额增加也是可能的,但我们看到以太坊的社会共识在 2023 年对 Lido 的主导地位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标志着其增长速递已达到顶峰。

ether.fi

就 Lido 一样,ether.fi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非托管的质押和再质押平台,为用户的存款发行流动收据代币。ether.fi 的协议费用包括 ETH 质押收益和主动验证服务收入,这些收入用于通过 Eigenlayer 生态系统提供经济安全。ETH 质押收益分配给质押者(90% )、节点运营商(5% )和 ether.fi DAO(5% ),然后是 Eigenlayer / 重新质押奖励分配给质押者(80% )、节点运营商(10% )和 ether.fi  DAO(10 %)。ether.fi 有许多其他辅助产品可以产生可观的收入,其中包括「Liquid」,它是一些重新质押和 DeFi 策略库,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存款人的收益。Liquid 对所有存款收取 1-2% 的管理费,这些费用将计入 ether.fi 协议。此外, ether.fi 最近推出了 Cash 借记卡 / 信用卡产品,允许用户使用重新质押的 ETH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支付。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截至 2024 年 9 月,ether.fi 是流动性再质押领域无可争议的市场领导者,其再质押和收益产品的 TVL 为 65 亿美元。我们尝试在上述财务报表中使用以下假设来模拟其每种产品的潜在协议收入:

  • 假设 ether.fi 当前质押量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 2024 年质押的平均 TVL 约为 40 亿美元

  • 今年平均 ETH 质押收益率将下降 3.75% 左右

  • EIGEN 上市前 FDV 约为 55 亿美元,重新质押奖励的发放计划为 2024 年 1.66% 和 2025 年 2.34% ,这意味着 ether.fi 从 EIGEN 获得的直接收入为: 2024 年约 3860 万美元和 2025 年约 5440 万美元

  • 通过研究 EigenDA、Omni 和其他 AVS 奖励计划,我们估计将向 Eigenlayer 重新质押者支付总计约 3500-4500 万美元的奖励,年收益率为 0.4% 

Cash 是最难建模的收入来源,因为它刚刚推出,而且整个领域缺乏透明的先例。我们与 ether.fi 团队将根据预订需求以及大型信用卡提供商的收入成本对 2025 年做出最佳估计,我们将在未来一年密切关注这一点。

虽然我们知道 ETHFI 代币激励是协议的一项成本,但我们决定将其留在财务报表的底部,原因如下:这些费用由于空投和流动性引导而在前期大量投入,这些费用不是业务发展的必要成本,并且我们相信 EIGEN AVS 奖励足以抵消 ETHFI 激励的成本。鉴于提款功能已经启用了一段时间,ether.fi 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净流出,我们认为该协议更接近实现长期可持续的 TVL 目标。

代币价值累积和评分系统

除了简单地评估这些协议的盈利能力之外,还值得探索每个协议的收益最终流向。监管不确定性一直是创造大量收益分配机制的驱动因素。向代币质押者派发股息、回购、代币销毁、国库内积累以及许多其他独特方法已经被采用,试图让代币持有者参与协议发展并有动力参与治理。在代币持有者权利不等于股东权利的行业中,市场参与者必须彻底了解他们的代币在协议中扮演的角色。我们不是律师,也不会对任何分配方法的合法性持任何立场,只是探索市场对每种方法的反应。

稳定币 / ETH 股息:

  • 优点:可衡量的福利,更高质量的回报

  • 缺点:应税事件、Gas 消耗等

代币回购:

  • 优点:免税、持续的购买力、不断增长的资金

  • 缺点:容易出现滑点和抢先交易,不保证持有者的回报,资金集中在原生代币上

回购与销毁:

  • 优点:与上述相同,增加每个代币的收益

  • 缺点:同上 无资金增长

国库积累:

  • 优点:增加协议运营空间,实现资金多元化,仍由 DAO 参与者控制

  • 缺点:对代币持有者没有直接好处

代币经济学显然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很难知道将收益分配给代币持有者比之将其再投资,谁更有益。为了简单起见,在一个假设的世界中,协议已经实现了增长的最大化,拥有重新分配收益的代币将提高持有者的内部收益率,并在每次收到某种形式的支出时消除风险。我们将在下面探讨 ETHFI 和 AAVE 的设计和潜在的价值累积,这两者目前都在进行代币经济学改进。

展望未来

Aave

目前,GHO 供应量为 1.42 亿,GHO 的加权平均借入利率为 4.62% ,加权平均 stkGHO 激励支出为 4.52% ,其中 77.38% 的总 GHO 供应量质押在安全模块中。因此,Aave 在价值 1.1 亿美元的 GHO 上赚取 10 个基点,在未质押的 3200 万美元上赚取 4.62% 。考虑到全球利率趋势和 stkAAVE 折扣,GHO 借入利率当然有降至 4.62% 以下的空间,因此我们还增加了对 GHO 影响的预测,分别为 4% 和 3.5% 。未来几年,Aave 应该有很多机会促进 GHO 的增长,下图预测了未偿还 GHO 贷款达到 10 亿美元的路径将如何影响协议收益。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虽然 Aave 具有增长潜力,但 Marc Zeller 还在 Aave 的治理论坛内提出了一项温度检查,以改进协议的支出以及原生代币 AAVE。改进的前提是 Aave 正在迅速成为一个盈利的协议,但目前为不完善的安全模块支付了过高的费用。截至 7 月 25 日,Aave 的安全模块中有 4.24 亿美元,主要由 stkAAVE 和 stkGHO 组成,这两者都是不完善的资产,无法弥补因滑点和脱钩风险造成的坏账。此外,通过代币发行,该协议正在激励 AAVE 的二级流动性,这样如果必须使用 stkAAVE 来弥补坏账,滑点就可以最小化。

如果 DAO 投票决定使用 awETH 和 aUSDC 等 aToken 作为安全模块,同时隔离 stkGHO 以仅偿还 GHO 债务,那么这一概念可能会发生彻底的改变。stkGHO 永远不需要出售来弥补坏账,只需没收和烧毁即可。上述 aToken 流动性极强,构成了协议债务的大部分。如果抵押不足,这些质押的 aToken 可能会被没收和烧毁以弥补坏账。该提案的目标是降低安全模块和流动性激励的支出。Zeller 在下图中进一步解释了 stkAAVE 在新计划下的作用。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如果该提案获得通过,它应该会对 AAVE 代币产生有利影响,因为它将拥有更稳定的需求,同时也将允许持有者获得奖励,而无需承担 stkAAVE 被没收以弥补坏账的风险。我们不确定质押合约的税收影响,但它通过持续的购买力和将代币重新分配给质押者,极大地有利于 AAVE 的长期持有者。

ether.fi

鉴于 ether.fi 在快速创建可持续商业模式方面取得的成功,建立多项盈利举措颇具吸引力。例如,该协议的开发团队和 DAO 行动非常迅速,提议该公司将 Restaking & Liquid 产品产生的 25% -50% 的收入回购 ETHFI,用于流动性供应和资金储备。然而,考虑到缺乏 AVS 奖励、前期投入的大量启动成本以及其大部分产品套件都是全新的,使用 2024 年的收益数据来计算公平估值可能是徒劳且复杂的。

ETHFI 代币的 FDV 为 13.4 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实现小幅盈利(流动性激励除外),这使其与 Lido 的 LDO 非常相似。当然 ether.fi 必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该协议有比 Lido 更快的盈利潜力,并且鉴于更广泛的产品的持续成功,其收益上限更高。以下是 AVS 奖励将如何为协议收益做出贡献的保守分析。AVS 奖励收益是重新质押者仅从 AVS 支出中获得的奖励。

DeFi的突破时刻:ether.fi、Aave、Sky和Lido的金融转型 

正如 Lido 上所看到的,流动性质押 / 再质押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利润相对较薄。ether.fi 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局限性,在占据市场份额的同时探索打造更广泛的收益辅助产品。以下是我们认为这些其他产品符合其更广泛的再抵押和收益生成理论的原因。

  • Liquid:我们坚信 LRT 高级用户熟悉 DeFi 乐高积木,并希望实现收益最大化,从而吸引他们使用可以自动化其 DeFi 策略的产品。一旦 AVS 奖励真正「上线」,加密经济中将出现数十种风险 / 回报策略和一种新的原生收益形式。

  • Cash:与 LST 类似,LRT 是一种比普通 ETH 更优越的抵押品形式,它们具有足够的流动性。用户既可以使用流动性再抵押作为有收益的支票账户,也可以以几乎零成本借入资产用于日常支出。


山寨之王为何陷入危机?

朝向完全模块化的分型扩容,是 Vitalik 在 18 至 19 年时对以太坊终局的一种设想。即底层围绕 Data Availability 优化,上层无限扩容,从而跳脱出公链三角悖论,以太坊成为万链结算层,最终实现区块链扩容游戏的 End Game。

在确定了该构想的可行性后,以太坊横纵两端的路线图开始急速推进。23 年随着主链与 Beacon Chain(信标链)在上海升级中的合并成功,模块化的主旋律开始覆盖以太坊生态,到如今坎昆升级后朝 EIP4844 迈出的第一步,主链本身已经无限逼近于 Vitalik 在早年间的构想。其上层亦是百花齐放,Gas、TPS、多样性,都在逐步碾压曾经的对手。可以说,除了割裂感这个缺点以外,所有异构链关于 Ethereum Killer 的叙事都应该要宣告翻篇了。但与之相反的残酷现实是,TON 与 Solana 在不断崛起,诸多抄袭模块化叙事的 Infra 项目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上甚至要优于 ETF 加持的「模块化正主」,这一现状的归因究竟是什么?

从转型 POS 到发展 Layer2 是近期批判以太坊多宗「罪行」的主要焦点,但在我看来在推进模块化这件事上,以太坊开发者与 Vitalik 并没有任何错。如果非要说有,那可能是将这一进程推进的太快以及过于理想化,我曾在年初的文章中写过一段话,大致意思如下:如果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之外有大量运用的价值,Mass Adoption 也终将到来,那么以太坊转向模块化才有意义。很显然,在这点上以太坊过于理想化,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能证明这两点是真实存在的。在对 DA 的定价曲线上也是如此,以当前 Layer2 的现状来说,想象中的应用层爆发并没有到来。其次,大量通用链也基本仅存 ARB、OP、Base 这几个顶流还在保持活跃,仅靠 DA 收入完全不可能满足以太坊的正向循环。余下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Gas 消耗在呈几十甚至上百倍的降低,曾经需要购买 0.1ETH 才能做完的事情,如今仅靠 0.001ETH 就能做完,而用户的活动并没有几十至上百倍的增长,使得市场供给远大于需求。但是,在最大限度保持去中心化与安全性的前提下,推动公链向大规模采用发展,似乎也没错。以太坊能把八年以来画的「饼」逐渐变为现实,这点在加密世界中已是难能可贵。可惜的是现实本就是功利至上,市场不会为理想买单,在应用及流动性匮乏的当下,技术理想派与投资者之间的矛盾还将持续加深。

二、人性

以太坊的理想化不仅仅体现在对应用层未来的判断中,在人性的判断上也是如此。当前 Layer2 被热议最多的问题有两点:1.中心化 Sequencer(排序器);2.Token。从技术角度来说,Layer2 是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但从人性的角度看,头部 Layer2 项目,不可能把排序器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拱手让人。除非,去中心化这三个字能盘活 Token 并实现更大的利益。比如,刚刚提及的几个头部 Layer2,当然完全有能力将排序器去中心化,但他们不会这么做。因为它们皆是自上而下,通过巨额融资烧出来的项目,其诞生方式就非常 Web2,运营逻辑也是如此。社区成员与 Layer2 的关系,更类似消费者与云服务器运营商的关系。譬如,经常使用亚马逊的 AWS 服务器也许能收到一些优惠券和现金返现,Layer2 也是如此(空投)。但排序器收入是 Layer2 的命根,从项目方的角度来说。设计、融资、开发、运营、硬件购置,每一环都不需要社区支撑,在他们的逻辑里用户并没有多大贡献(这也是为什么许多 Layer2 项目方总是对用户态度恶劣),更别提社区想把排序器去中心化。仅用道德感束缚不了 Layer2,要想将排序器尽量去中心化,就得从 Layer2 项目方的利益角度设计一种新的排序器方案,但显然这种方案的争议性会很大,更好的做法是把路线图上去中心化 Sequencer 的部分给抹去,或者搁置到路线图中看不见的地方。如今的 Layer2 与以太坊拥抱模块化的初衷来说完全相悖,大部分 Layer2 只是在偷换概念并瓜分以太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我们再来说 Token,Layer2 这种形态的公链,在加密中还是一个新鲜产物,从以太坊、Layer2 项目方、社区三种不同角度来看,Token 的存在都十分矛盾。我们依照顺序说起,从以太坊的角度来说,Layer2 不应该存在 Token。Layer2 对于以太坊只是一个需要跨链使用的「高性能扩容服务器」,只收取用户服务费,对两者来说都是健康的,通过最大限度维稳 ETH 的价值和地位,才能长久的将业务做下去。换个更具象化的说法,如果将整个二层生态比作欧盟,那么维护欧元稳定是必须的。如果大量成员国都在发行本国货币削弱欧元,那么欧盟及欧元最终都将不复存在。比较有趣的是,以太坊并不限制 Layer2 发币,也没有限制 Layer2 是否要将 ETH 作为 Gas 费。这种规则上的开放态度,确实很「Crypto」。不过,伴随 ETH 的持续走弱,「欧盟成员」已经蠢蠢欲动了,在头部 Layer2 的发链工具中基本都明确标注了,项目可以将任何 Token 作为 Gas,项目可以选择任何已集成的 DA 方案。除此之外,一键发链还会促成二层小联盟的诞生。

另一方面,我们再从 Layer2 及社区的视角出发,即便 ETH 在未来强势反弹,Tokne 的处境还是很尴尬。对于发币,头部的 Layer 其实早期都是非常犹豫的。除了上文中处于 ETH 的对立面问题外,还有如下几点,监管风险、不缺钱不需要通过 Token 维持开发、Token 赋能的尺度不好做、直接使用 ETH 能最快地促进 TVL 及生态增长,自己发 Token 可能与这件事形成矛盾,流动性也不可能比 ETH 强。

依旧是人性的问题,凭空印出数十亿的钞票,没有人能拒绝。再者,从社区成员以及生态发展的角度来说,Token 似乎也应该存在,如此,除了收取固定服务费外,还有个随时能套现的国库,何乐不为?但 Token 的设计又要结合上述问题,将赋能最小化。于是一堆不需要通过 POS 质押及 POW 挖取的空气代币就诞生了,它们的功能有且仅有投票,每次线性释放还要从市场瓜分大量流动性。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毫无驱动力的 Token 在一次性空投后将持续下跌,对于社区和资方都拿不出一个好的交待,那么要赋能吗?任何具有价值的赋能都将与上述问题形成矛盾,最终陷入两难之间,四大天王的代币状况也可以很好地印证上诉问题。

不发 Token 的 Base 如今远比 Zks、Starknet 滋润,其排序器收入甚至已经超过了 Superchain 的创造者 OP。这在之前关于注意力经济的文章中有提到过,借用社媒影响力、运营、拉盘创造生态中 MEME 及多个项目的财富效应,其实是一种间接多次的小空投,这远比直接发币再一次性空投要健康得多。 除了创造持续的吸引力外还能规避大量问题,每个月从排序器收入中拨出一部分就可以持续活跃并构建良性生态。再说一嘴,当前 Web3 的积分玩法只是学到 PDD 的皮毛,Coinbase 在细水长流的运营之道上,远胜铁顺这种暴发户。

三、恶性竞争

一层与二层同质化,二层与二层亦是同质化。这种现状源于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本轮没有几个独立应用能支撑起一条应用链,少数能支棱起来的还「跑路」了(DYDX)。从现状来看,可以说所有 Layer2 的目标用户都是一致的,甚至和主链都是一致的。一个极其不好的现象也由此而生,二层在不断蚕食以太坊,二层和二层之间还要恶性竞争 TVL。没人搞明白这些链有什么区别,用户只能靠积分活动判断今天要将钱存在哪里,交易要去哪里刷。同质化、割裂、流动性匮乏,在 Web3 的公链生态中,能同时占据上诉三点的,以太坊目前确实是独此一家。这些问题同样源自以太坊本身开放精神所带来的弊端,我们也许很快就能看到大量 Layer2 被自然淘汰,中心化问题还将引发各种各样的混乱。

四、领导者不懂 Web3

不管是从前的 V 神,还是现在 KOL 嘴里的「小 V」,Vitalik 在基建方面的贡献确实促进了整个圈子自中本聪时代之后的繁荣,这一点有目共睹。然而 Vitalik 现在之所以被叫做「小 V」,除了私生活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论调,即以太坊教主不懂 DApp,更不懂 DeFi。我在某种程度上是认可这句话的,不过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前,我还想先明确一件事,Vitalik 就是 Vitalik,也只是 Vitalik。他并非无所不能的神明,也并非一无是处的独裁者。Vitalik 在我眼里其实算比较谦虚且工作学习积极的公链领导者,如果你阅读过他的博客应该不难发现,他每个月都会更新一至三篇关于哲学、政治、Infra、DApp 相关的讨论,在推特上也乐于分享,相比于一些公链领导者喜欢时不时抨击以太坊,Vitalik 则要务实得多。

说完好话,我们再说点反面的,Vitalik 在我眼里有三个问题:

1.他对这个圈子的影响力太大了,小到散户,大到 VC。所有人都被他的一言一行所影响,To Vitalik 创业也是 Web3 项目方的病态风向;

2.他对自己看好的技术方向比较执着,有时甚至会去站台;

3.他也许真的不懂加密用户需要什么。 

我们先从以太坊的扩容说起,以太坊急需扩容的论调,往往是以 21 至 22 年,外部流动性四溢带来的超高链上访问为支撑。但 Vitalik 每次谈起这个事,好像真的不太明白,这明显是一个短期现象,以及,用户在链上又是为何而来。另一点是,在 Layer2 上他无数遍地强调 ZK 具备怎么样的技术优越性,但 ZK 在用户体验以及生态发展上明显不是那么友好。如今,To Vitalik 创业的大量 ZK Rollup 别说 T2、T3 梯队的,甚至是头部的两大天王都已经处于垂死边缘,Optimistic Rollup 三巨头的表现也优于数十个 ZK Rollup 之和。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一些,比如去年年中,关于 MPC 钱包的批评存在以偏概全,直接站台 AA 钱包。再早点还提出过 SBT,落地到应用上却十分鸡肋,以至于后来也无人提起。可以说 Vitalik 在近年支持的技术方案,在市场表现上都不尽如人意,最后,近期关于 DeFi 的发言也令人困惑。综合多方面来看,只能说 Vitalik 并不完美,他是优秀且怀抱理想的开发者,但同时他也缺乏对用户群体的理解,偶尔还会对一些了解不够深入的事物发表主观意见。行业需要对他祛魅,也要对关于他的争议明辨是非。

五、从虚拟到现实

从 2016 年的 ICO 热潮开始,到 2022 年的 P2E 泡沫。在基建受限于性能并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与之匹配的旁氏玩法及新兴叙事,从而推动着行业向更大的泡沫前进。而当下我们正在经历泡沫破裂的时代,巨额融资的项目在自我毁灭、高大上的叙事一再失灵、比特币与山寨价值断层。如何做有价值的事情,是我今年在多篇文章中都会持续输出的主要观点。由虚向实也是当前的主要风向,在以太坊拥抱模块化之时,很多人说以太杀手的叙事该翻篇了。但如今最火热的生态是 TON 与 Solana,两者有任何改变 Crypto 的创新吗?比以太坊更去中心化或者安全?都没有,甚至在叙事上也没有任何翻陈出新,他们只是把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东西做的更像应用,在更贴近 Web2 的水准中融入链的优势,仅此而已。

在内部体量几何倍增长,外部流动性匮乏的背景下。努力寻求新叙事,同样填不满以太坊二层的区块空间。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以太坊理应先解决二层的割裂与内部腐坏。尤其是,在上文没提到的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EF),为什么在大量挥霍资金的情况下,没有起到与之相匹的作用?二层基建极度过剩的情况下,为什么依旧要把基建资助的优先级列为最高?连 Cex 的领头羊都在放下身段,寻求变革。EF 作为加速生态系统成长的关键组织,却在逆向而行。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