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僵化、泡沫、危机、破冰

原文作者:YBB Capital Researcher Ac-Core

僵化、泡沫、危机、破冰

1.1 牛市的起点,已截然不同

或许是出于抵抗国家主权货币超发与货币政策干预,比特币巧合地诞生于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从发展历程来看,在比特币 2021 年被国内大面积禁止前,中国曾是加密行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内的单挖矿开采量曾一度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与此同时,中国整体经济在房地产和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迅速发展, 2021 年之前的宏观环境利好,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投资热情。然而,随着 2020 年后房地产降温,整体经济下滑,部分市场流动性逐渐被抽走。

从后视镜视角来看行业创新,DeFi Summer 推动了以太坊的内循环经济,成为其爆发的主要动力,随后 NFT、MEME、GameFi 不断破圈,吸引了海量流量资源,并引发了数字藏品的热潮。行业市值的上涨带动了整个行业发展的热潮,然而,本轮创新却多为”旧曲重弹”,并未带来实质性突破。也或许牛市尚未真正来临,新的叙事尚未掀起足够大的波澜。

若将 2019 年初至 2021 年初视为上一轮牛市的起点,比特币在 4 K-1 W 美元的价格区间范围,以太坊在 130 U-330 美元区间,整个加密市场体量较小,上涨空间巨大。但目前据 CompaniesMarketCap 数据,目前比特币市值已位于全球第 10 ,仅次于 Facebook,距离苹果有约三倍增长空间,较黄金有约 15 倍增长空间。然而,与上一轮牛市相比,整体预期增长空间已大幅缩小。

减半推动的上涨是上一轮牛市的核心叙事,加密市场的周期性增长始终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自 2009 年比特币创世区块以来,其市值能突破 1 万亿美元,离不开周期性的货币宽松刺激。然而,金融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刻舟求剑就算取得了位置也无法知道下潜的深度。

僵化、泡沫、危机、破冰

比特币的避险属性仅是圈内的共识?

至今,美元依然通过计价权掌控着全球经济,而黄金则作为避险和保值的“避风港”,其历史价格新高都伴随着重大危机。第一次狂欢始于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驱动力来自地缘政治和通货膨胀。第二次狂欢始于 2005 年,次贷危机后大量资金涌入黄金避风港, 2011 年利比亚战争结束后,地缘政治仍是关键因素。第三次狂欢在 2018 年后,新冠疫情和局部地缘政治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升。整体来看,黄金一直是对冲风险的首选,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扩大货币供应与地缘政治则是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据北京时间周四( 9 月 12 日)报道,现货黄金收盘涨 1.84% ,报 2558.07 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现货白银涨 4.19% ,报 29.8792 美元/盎司。COMEX 黄金期货涨 1.78% ,报 2587.6 美元/盎司,同样刷新历史收盘记录(数据来源:前瞻网研选快讯)。比特币和黄金同样作为避险资产的定位似乎已被打破,黄金暴涨,而比特币却未能跟上,反而其价格走势更趋近于美股。

比特币的最大价值:抵制经济制裁和法币信任不足的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希望实现本国法币的国际化流通、储备和结算。然而,货币主权、资本自由流通和固定汇率之间的三元悖论依然存在。借我读《货币战争》所感,纸币本身并无任何价值,它只依赖国家信用背书,掌控货币发行权的人,事实上可以凌驾在法律之上。即便强如美元的霸权,也难以长期支撑如此大规模的信用背书。全球经济全球化的背后,实质是货币全球化与国家利益间的无解矛盾。以萨尔瓦多采用“法币二元化”来推进比特币在全国的使用以削弱美元霸权为例,俄罗斯自 2024 年 9 月起允许居民交易加密货币并用于贸易结算,以规避制裁。

比特币的尴尬在于:其价值来源于对冲法币信任的风险,但其上涨动力却又依赖强国政策、垄断资本的采纳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这种双重依赖使比特币在挑战传统金融体系的同时,仍受到其规则的限制。

图源:CoinMarketCap 与币安研究院,数据发布⽇期为 2024 年 5 ⽉ 14 ⽇ 

现阶段的资本推动效益显然已经暂时失效,除了前述原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了当前低流通、高 FDV 的市场情况:

1.市场割裂,狼多肉少:上一轮牛市中,全球资本都在合力炒作 DeFi 和公链,但在本轮市场中,资金和参与者都过于分散,叙事多元化,东西方资本互不接盘,经常出现发盘的币没有足够的接盘者,市场呈现割裂状态;

2.缺乏山寨牛市,炒作动力不足:EVM 系公链的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善,资金和项目都在同一方向内卷,以太杀手们也没有带来新的突破。在没有山寨币牛市的情况下,标杆项目跑出来后,迅速涌现出同类型项目,反而加剧了价值洼地效应;

3.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故事化:市场上伪创新随处可见,简单的事情被人为复杂化,只是为了向市场讲述更大的梦想,实质上换汤不换药;

4.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加密行业已发展近 16 年,头部垄断效益已基本生成,能存活至今的无论是技术,项目,还是资方都已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头部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越发稳固;

5.创新与流动性匮乏:当前市场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创新的缺失与流动性的不足,导致市场难以放量上涨,整体发展陷入瓶颈。


比特币:Web3中最大的机遇

Web3 中最大的机遇之一

比特币于 2008 年作为一种数字货币诞生,最初用于支付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演变为一种价值储存工具。随着以零售为重点的 Layer-1 和以太坊 Layer-2 的崛起,比特币的实用性正面临颠覆的时机。目前有 2400 亿美元的比特币「热钱」(是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总锁仓量的 3.4 倍)可供捕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

比特币 = 个人投资者

人们通常认为,与以太坊相比,比特币更多地被机构采用。然而,数据显示情况并非如此,比特币主要由个人投资者驱动, 57% 的供应量由个人持有,而只有 9.7% 由机构(包括矿工)持有。我对「个人投资者」的定义是非专业投资者和个人,他们更有可能因为新市场的投机性质而被转化为比特币的应用用户。

目前有 2400 亿美元的「热钱」存在于中心化交易所(CEX)和 ETF 中,这代表着通过在比特币上构建可编程层捕获价值的巨大机遇。相比之下,CEX 上的以太坊热钱总额为 760 亿美元。CEX 资本是「热钱」的一个良好指标,因为「冷钱」通常作为长期资本存储在冷钱包中。ETF 也可以被视为热钱,因为贝莱德和 VanEck 都表示,超过 80% 的 ETF 流入来自使用在线经纪账户的非专业投资者。在假设下行情况下,即使减少 50% ,仍有 1200 亿美元的比特币热钱可以部署。因此,大量的个人投资者的资本可以被部署到比特币原生 Dapp 中。

比特币:Web3中最大的机遇

比特币:Web3中最大的机遇

  • 缓解措施:叙事由需求驱动,现有数据表明比特币的个人投资者需求过剩。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定位可能存在误导。历史上,比特币的价格波动与黄金价格并无关联(下图),反而与科技股高度相关。这表明市场更倾向于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技术创新,而不是价值存储工具。比特币的根源也预示着未来的可编程性,因为它最初是作为支付的实用代币创建的。

  • 比特币:Web3中最大的机遇

    比特币:Web3中最大的机遇

    比特币:Web3中最大的机遇 原文作者:Chase原文编译:...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